中式皮衣工藝(一) — 貼邊

皮襖記(一)和(二)是2019年寫的,當時的舊皮襖翻新工程早已完成,回頭再寫那時候的體會感受,已經寫不下去了。事隔幾年,再次有機會翻新皮襖,而且幾年下來也收集了更多資料,看了更多皮襖、皮袍。更難得的是有機會得到吳國祥師傅的教導指點,分享他的經驗。所以現在可以比較有系統地整理一下中式服裝的皮衣工藝。

皮衣工藝,除了毛皮本身的處理方法,衣面的處理亦有特別手法。今次先說說衣面的貼邊。皮衣衣面的結構,按男裝單衣的做法,在對襟或大襟、下擺、開叉、袖口和領圈(托肩)都用上了貼邊。整片毛皮,除了脇邊處,其實就是吊(注一)在貼邊上。有些老裁縫書(注二)並沒有提及貼邊需要特別處理。另一些老裁縫書(注三)則提及貼邊內要襯紙或布。另外,據吳國祥師傅說,貼邊內要襯以「波籮」(粵音),「波籮」由棉花紙(棉紙上鋪上棉花)做成,以棉花紙的用量調整「波籮」的厚薄。他說業內的前輩一直都是稱皮衣貼邊為「波籮」,至於此一名稱的由來已無從稽考。而在《裁縫大要》一書裡,就將皮衣的貼邊稱為「敷羅」。兩者有點近似,不知本源是否同一個詞,這點有待將來研究和考證。

在我拆過的三件皮襖,分別見到了貼邊襯布(圖一)、襯毛布(圖二)、襯絨布(圖三)。另外,內地友人收藏的一件漢口白海記的皮袍,貼邊是襯紙的(圖四)。而「穿長衫的小伙子」收藏的一件來自北京的皮袍,貼邊比較厚,似乎是襯了多層紙又或是吳師傅所說的棉花紙(圖五)。

這裡要特別指出,不同地方的裁縫,似乎用紙的種類亦有差別。粵港澳地區,裁縫多用綿紙,質感接近書畫裝裱用的托綾皮紙,不過比較粗糙和厚一點。而老裁縫書裡提及的高麗紙,以及老皮衣上所用的紙,本人沒有機會接觸,所以不知道具體質感和厚薄如何。視乎紙的厚薄和在地物料供應,裁縫都會靈活運用,所以實在不必拘泥於特定某一種紙才是合適或正統。單純論襯厚貼邊的材質,似乎以毛絨布最方便使用。多層紙/布及棉花紙手工較多 ,但控制襯料的厚薄就較為方便和靈活。

至於貼邊額外襯厚的作用,楊成貴在書裡提到是為厚布與毛皮配合時較挺(注三)。吳師傅亦有提及,毛皮是吊在貼邊上的,貼邊比較挺,吊皮時會比較容易操作,也可以更有效地承托毛皮的邊沿。此外,在《中服工作法講義》裡提到襯皮紙或洋布的層數視乎材料和皮毛的厚薄而定(注三)— 這是否意味着皮毛厚,貼邊就當襯得厚,皮毛薄,貼邊就襯得薄點?以此推論,把貼邊襯厚似乎亦有平衡衣面和皮毛之間厚薄差異的作用。

待續。

注一:吊皮袄/吊皮襖:把毛皮綴在衣面上

注二:1936年出版的《裁縫大要》及1951年出版的《工農生活常識便覽:自己學做裁縫》均無提及皮衣衣面的貼邊須要特別處理。

注三:

《中服工作法講義》,1938年,頁60:「【糸吊】邊寬約二三寸不等,視皮子毛之長短…… 內襯皮紙或洋布三四層,或五六層不等,當視材料及皮子的厚薄而定,皮紙比【糸吊】邊宜略寬一二分……」

《女子國民高等學校(滿語)裁縫手藝第三卷》王淑琳著,長春:滿州圖書株式會社,1940年,頁3-4:「先將衣面之袖口大襟開岔下擺底襟等各處,縫以貼邊……取搓軟之高麗紙剪與貼邊同寬之條,挾於熨倒之縫份與衣面之間,以漿糊黏合而熨之……」

《縫紉教本》自治女校編,自治女校發行,1949年,頁32:「吊邊布寬約二三寸不等 看皮子毛的長短…… 內貼皮紙四層或五六層皮紙比吊布宜略寬一二分……」

《中國服裝製作全書》楊成貴編著,香港:藝苑服裝裁剪學校,1977年,頁300:「在貼邊裡加一層厚絨布。加厚絨布是為厚布與毛皮配合時較挺……」

圖一:貼邊襯布
圖二:貼邊襯毛布
圖三:貼邊襯絨布
圖四:貼邊襯紙。圖片提供:小紅書「蔓莉時裝屋」
圖五:貼邊襯多層紙/棉花紙。圖片提供:小紅書「穿長衫的小伙子」